1. 首页 > 宠物

豆娘幼虫怎么养|豆娘是害虫吗

1. 豆娘幼虫怎么养

一般不会,豆娘幼虫在水中捕食其他弱小的水栖昆虫或浮游性小节肢动物维生。

豆娘的稚虫期,则和蜻蜓差不多。豆娘的稚虫生长于水中,身体侧扁长形,尾端有叶片状的尾腮,具有呼吸与运动的功能。隐匿于水草或石块缝隙。以水中的小动物为食。

2. 豆娘是害虫吗

“花豆娘”虽然长有翅膀,但是它的行动速度很慢。小孩子伸手一抓就能逮到,因此夏秋季节就是小孩们疯狂抓捕它的季节。别看它行动迟缓,它可是一种益虫。

啄木鸟是树干的医生,那“花豆娘”绝对称得上是树干的护士。因为它喜欢吃的食物是蚜虫、木虱等小型昆虫,它没事就趴在树干上帮助大树消灭害虫,因此再见到它时可别把它当作害虫给消灭了。

3. 豆娘幼虫怎么养殖

绿豆娘休息时翅膀是闭合的。

乍一看豆娘像是蜻蜓的缩水版,不过除了体型差别外,豆娘休息时翅膀是闭合的,蜻蜓四翅是平展的。此外它们的眼睛位置也有区别。有趣的是,和蜻蜓一样,豆娘的一生都在追着蚊子跑。成虫在空中主食蚊子成虫,幼虫在水中主食蚊子幼虫孑孓。相比蜻蜓幼虫水虿,豆娘幼虫体型要纤细很多。有些地方会食用蜻蜓幼虫,过度捕捞对蜻蜓种群造成了较大影响。

4. 豆娘的幼虫吃什么

答:蝎蝽属肉食性昆虫,成虫及若虫捕食水蚤、蚊幼、椎实螺、扁卷螺、蜻蜓及豆娘的幼虫。生活于水中,尾部有长而细的呼吸器官,前肢像螳螂的前臂,捕食水中的鱼虾、小昆虫等·。比较少见,是挺奇特有趣的昆虫。

蝎蝽又叫水蝎、红娘华。体形多变,一般较细。

5. 豆娘幼虫怎么养殖视频

一、观背青鳉的日常饲养管理

1、饲养容器的选择

室内饲养的观背青鳉可选用玻璃缸或深色容器,玻璃缸切记勿选择热弯玻璃缸,笔者就有因热弯玻璃缸爆裂,缸裂鱼亡的经历。深色容器可以选择紫砂盆等,室外的话,可以选择深色周转箱,陶盆等。尽量避免使用塑料容器,可能会释放毒素,尤其天热时,要用的话建议常换水减少毒素的累积。玻璃缸饲养可选择一些适合侧视观赏的品种 如:长鳍类、光体类、出目类、干支类。深色容器饲养则可选择一些锦系、单色系列

2、饲养容器的布置

对于新手而已,强烈建议裸缸饲养,勤抽底换水,延长光照时间,先养水,否则再好的鱼也不好养。等到水质稳定了,养殖经验丰富后,再对养殖容器进行改造升级。

(1)底砂:可适当添加天然深色底砂(勿选择彩色人工染色底砂),深色底砂能为浮游生物供庇护,为青鳉提供天然饵料生物,有利于青鳉的发色并给予安全感。同时底砂易积累有害杂质,使水质变坏,建议定期用洗砂工具清理。

(2)氧气需求:青鳉低耗氧,因此日常饲养可以不用开增氧泵增氧。如果密度大,可以增氧,但尽量不要开大,使水体保持微流水状态即可,同时建议饲养密度为一升水一条鱼。

(3)过滤:建议尽量不使用,青鳉爱静水,晚上青鳉休息时可能被吸,可选择在缸中添加一个水妖精进行过滤。换水建议吸底换水,切记勿全换水,部分换水,换水量1/4左右,换水频度视气温而定。

(4)植物:水草和浮萍不仅仅是为了布局饲养环境的美观,还可以成为青鳉鱼的“避难所”,还可以充当产卵介质,同时在一定程度上的还能净化水质。

(5)光照:养殖期间保持一定光照有利于鱼的生长和肥水的养成,但不要太阳光直射。

(6)温度:观背青鳉对水温水质要求不高,可生活0~40℃水温环境,适宜生长温度15~30℃。夏季无需加热,冬季加温可使其正常发色生长。

3、日常的饲养与管理

(1)喂食:可以喂饲料,一天一两次,3分钟内吃完即可,鱼食吃不完捞走,防止污染水质。晚上最好不进行投喂,防止消化不良。在温度低时可以减少投喂,可以一周喂食一次,低于10度可不喂。亦可以投喂一些水溞,营养均衡。

(2)光照:室外夏季避免阳光直射,散光即可,使用射阳网可防止因日夜温差过大而导致的水温波动,其他季节光线尽量多点好,光照不够的情况使用灯具补光,建议至少保证每天8个小时以上光照,晚上关灯。

(3)水质:建议水深15-25厘米,水勿太浅,接近自然环境最好,水深太浅会导致鱼体畸形。容器内铺设底砂不常清理粪便换水的缸,水质易变坏,应当定时清理换水,换水量在1/3或者1/4。室外可在缸上方搭雨棚,大量雨水进入缸内会造成缸内环境变化,同时水溢出来时,鱼儿有跳缸的危险。

(4)植物:水草可适量添加增强观赏性,同时具有水体净化功能。应选择不易枯萎腐烂种类(如蜈蚣草),同时定期捞出多余水草,之前笔者就有浮萍长满水面导致鱼缺氧死亡的现象。

(5)生物防范:由于观背青鳉喜于在水面游动,因此必须要做好猫、老鼠或睡鸟和防蜻蜓幼虫(豆娘)等的防范措施。

6. 豆娘成虫怎么养

豆娘属于蜻蛉目均翅亚目,全世界约有2800种,为不完全变态发育,经历卵—稚虫—成虫几个阶段。蜻蛉目包括蜻蜓和豆娘。豆娘的外观乍看之下和蜻蜓很像,都有两对透明细长的膜质翅膀,只是体型通常较小,身躯较纤细,而且它的大复眼明显分开,长得像哑铃。大部分豆娘停栖时,会将翅膀竖拢在胸部的背侧。

豆娘的成虫一般习惯在稚虫“水虿”栖息的水域附近活动、觅食、求偶、产卵。它们是肉食性昆虫。擅长捕食空中的小飞虫,不过由于体型较小、飞行速度较慢,因此豆娘主要是以体型微小的蚊、蝇和蚜虫、介壳虫、木虱、飞虱等昆虫为主食。由于豆娘水虿生活于水中,因此多数雌虫习惯停在水边石块、杂物上,或水面挺水植物上将卵依附产下。少数特殊情况则是在急流小溪石块边或杂物上潜水产卵。豆娘与蜻蜓的稚虫虽都称为“水虿”,但两种水虿在外观上很容易区分,因为大多数豆娘水虿的尾部有3个明显的叶片状或肉质状尾鳃,危急时可以用来划水游泳,以避敌害。孵化后的豆娘水虿在水中捕食其它弱小的水栖昆虫或浮游性小节肢动物维生。

7. 豆娘幼虫怎么除

准备大小两个网,并用大小两只网互赶捕捉,注意下网要慢,捕捉要快。

当然水趸只有在洁净的水体才能羽化,如果捉住不舍得杀死,可以用孵化盒饲养,等待羽化的过程也很美妙。

水趸是纯肉食性昆虫,对虾粮不感兴趣,在自己家中可以用水蚤、小鱼和红虫喂养。

8. 豆娘幼虫在水里多久

一、代稻飞虱:中等发生,低龄若虫高峰期在9月上旬前期和9月中旬前中期

二、代稻纵卷叶螟:中等偏轻、局部中等发生,低龄幼虫高峰期在8月30日-9月1日、9月10-12日。

三、三代二化螟:中等偏轻发生,卵孵高峰期9月6-8日。

稻飞虱又称稻虱、蠓虫子等,是水稻上的主要害虫。

防治方法:

1、农业防治

(1)选育抗虫良种。

(2)加强栽培管理。合理密植,注意氮、磷、钾肥合理使用,浅水勤灌,适时烤田,防止长期深水,促进稻株生长,达到抑虫增产的目的。

2、保护天敌

稻飞虱的天敌种类很多,如黑肩绿盲蝽、蜘蛛类等,通过保护利用天敌,对控制害虫为害有重要作用。如推广稻田放鸭食虫,对防治稻飞虱有显著效果。

3、药剂防治

根据田间虫情调查,狠抓早发田和虫源中心的挑治。目前采用的药剂有:25%扑虱灵可湿性粉剂每亩用25~30克兑水50~60公斤喷雾,该药剂防治稻飞虱有特效,而且对天敌安全,但见效慢,用药3~5天后若虫才大量死亡,因此应在低龄若虫始盛期用药,如田间成虫量大,可与叶蝉散等混用;也可用10%叶蝉散可湿性粉剂每亩200~250克,或用25%速灭威可湿性粉剂每亩100~150克,或40%氧化乐果乳油每亩100~150克,兑水50~60公斤均匀喷施,也可用70%艾美乐水分散粒剂,每亩0.5~1克,兑水15~30公斤喷雾。也可在田水放干时,每亩用80%敌敌畏乳油150~200克拌细土20公斤,均匀撒施。

二、稻纵卷叶螟

稻纵卷叶螟俗称卷叶虫、苞叶虫、白叶虫等,是我国稻区常发性的主要水稻害虫,一般使水稻减产10~20%,严重时达50%以上,甚至导致绝产。

防治方法:

1、选用抗虫品种。水稻品种不同受害程度有差异,一般叶质硬肉薄、叶片窄的品种,发生轻。

2、加强肥水管理。合理施肥,适时烤田,促使水稻生长健壮,适期成熟,防止后期贪青徒长,以减轻为害。

3、开展生物防治。在发蛾盛期,用松毛虫赤眼蜂、澳州赤眼蜂进行防治,也可以菌治虫,用杀螟杆菌、青虫菌每克含活孢子100亿以上的菌粉,每亩100~200克,再加少量洗衣粉(约为农药用量的1/5),加水60~75公斤喷雾,一般从孵化始盛期开始每隔4~5天用药一次,共2~3次。

4、药剂防治。抓住时机,适时用药。一般于蛾高峰日后5~7天或2龄幼虫高峰期施药防治。常用药剂有:阿维菌素、阿维氟铃脲复配,2.8%阿维+3%氟铃脲(金标)施药时间以早晨、傍晚为好,阴天全天均可,如细雨天用药应提高农药浓度。注意安全用药,防止人、畜中毒。

三、二化螟

二化螟又称钻心虫、截虫、白穗虫等,在我国稻区均有发生,是水稻生产上的主要害虫之一。

防治方法:

1、消灭越冬虫源。水稻收获后,及时深翻灭茬;彻底清除田边、沟边杂草;结冻后,把露在地面的稻茬挖出沤肥或烧毁,消灭越冬幼虫。发生重的地块,稻草应尽早处理,于5月前作燃料或其他用途先行处理。

2、灌水灭虫。

3、药剂防治。6月中、下旬秧田后期、8月上旬拔节孕穗期是药剂防治的两个关键时期。加强田间调查,如每亩有卵块20~30块应于孵化高峰后3~5天施药;超过40块,于孵化高峰后1~2天用药,隔5~7天再防治一次。常用药剂有:每亩用25%杀虫双水剂200克,或50%甲胺磷乳油150克,或5%锐劲特胶悬剂30毫升,或20%三唑磷乳油100毫升,以上药剂均加水50~60公斤喷雾;也可用90%敌百虫晶体150克,拌不干不湿的细土15公斤撒施。

四、中华稻蝗

中华稻蝗俗称油蚂蚱。除为害水稻外,还为害玉米、麦类、甘薯、高梁、芦苇等多种作物和杂草,是水稻的主要害虫之一。

防治方法:

1、农业防治。中华稻蝗卵多产于田埂、地边、渠旁,可通过铲埂、整修田埂,消灭越冬虫卵。结合积肥铲除杂草,或春耕灌水时打捞稻田浮渣,消灭蝗卵。

2、人工捕杀。在蝗蝻3龄前,集中在稻田边、渠旁等特殊环境,用捕虫网捕杀。

3、保护天敌,进行生物防治。青蛙、蟾蜍、蜘蛛、蚂蚁、寄生蝇等是稻蝗的天敌,严禁捕杀青蛙等天敌。也可放鸭捕食若虫。

4、药剂防治。抓住3龄前集中连片用药。3龄后迁入大田,根据田间调查,凡百墩有虫9头以上的地块应再防治一次。可选用以下药剂:每亩用25%杀虫双水剂100克,或50%辛硫磷乳油50~75克,或50%甲胺磷乳油50克,或40%氧化乐果乳油50克,兑水50公斤喷雾。

五、稻蓟马

稻蓟马俗称灰虫。我国主要稻区均有发生,除为害水稻外,还可为害小麦、玉米等作物。

防治方法:

1、减少虫源基数。冬春期结合积肥,铲除田边、沟边杂草,清除田埂地旁的枯枝落叶。

2、药剂防治。防治上要主攻若虫,药打盛孵期。秧田防治指标:百株有虫100~200头,或初卷叶尖率10~15%;本田期百株有虫200~300头或初卷叶尖率为20~30%。常用药剂有:每亩用40%氧化乐果乳油100毫升,或50%辛硫磷乳油100毫升,兑水50~60公斤喷雾,或每亩用70%艾美乐水分散粒剂0.5~1克,兑水15~30公斤喷雾也可在秧田期用3%呋喃丹颗粒剂每亩2. 5公斤撒施,或用40%氧化乐果乳油1000倍液拔秧后浸秧尖,随浸随插。

9. 豆娘幼虫怎么养活

蜻蜓的幼虫,生活在水中,学名叫‘水趸’,‘吃鱼虎’是对它的俗称蜻蜓的幼虫水虿,在水里起码要经过一年,时间长些的要苦熬七八年才能羽化成虫。

蜻蜓幼虫称水虿(水乞丐)蜻蜓的卵在刚孵时有一特殊的型态,六只脚、头部都跟身体缩在一起,像只没脚小虾米一样,不怎麼活动,称这阶段为「前稚虫期」。

这一阶段非常的短少则三、五秒,多则两、三分钟,前稚虫的背部就会裂开,第一龄稚虫就蜕皮而出不久它会慢慢的将头及六只脚伸展开来自由活动,蜻蜓稚虫随著种类不同而各有不同的龄期,一般情况下,蜻蜓幼虫年龄越小,他的体色就越浅,从8~16个龄期都有,整个稚虫其所需时间依照不同种类及季节而有所不同,从一个月到三、四年都有,至目前为止所知台湾的蜻蜓稚虫都是水栖昆虫,尚无发现陆栖性种类。

水虿靠腹部内直肠鳃呼吸水中容氧,因此会藉著从尾端缓慢吸水、排水来呼吸,平常除六只脚可供爬行之外在紧急时刻则会将腹部所吸的水向后喷出,所产生的作用力会带动它们向前快速移动以达避敌或捕食的作用。

通常水虿为了避天敌以及捕食猎物,体色跟环境都很接近,形成一种保护色。栖息於溪流蜻蜓幼虫【如豆娘幼虫】主要以蜉蝣稚虫、石蝇稚虫、摇蚊等双翅目幼虫以及一些小鱼为食,栖息於静水域的种类【如蜻蜓幼虫】则主要以蝌蚪、小型虾类、小鱼、水蚤、体型较小的蜻蛉稚虫、仰泳桩、孑孓、摇蚊等双翅目幼虫为主食。稚虫天敌则是鸟类、大型杂食性鱼类、红华娘、负子虫、龙虱等。

生物特性 :一只蜻蜓生命中有百分之95的时间是从水里度过的,蜻蜓的幼虫叫水虿。 由于内脏壁不能够在水中呼吸,他在水中的呼吸频率也加快了很多。所以他只能蜕皮羽化了。

水虿一般选择在一个晴朗静谧且风和日丽的夜晚,并且在黑夜的笼罩和掩护下开始魔幻般的变化了。(如果白天羽化的话,会被肉食动物攻击,且白天温度高,翅膀干的太快,容易破裂。

这点跟蝉一样)水虿一旦进入绝食期时,老把腹部朝天【也就是把腹部接近水面进行汲取空气中的氧气】因为他已经不能完全像以往那样子在水中用腮进行呼吸了,所以只能在水面和空气的交界处进行呼吸,当他们的水下呼吸系统关闭的时候,他们就别无选择的要在空气当中去了。

10. 豆娘幼虫进化过程图片

豆娘幼虫存活一年左右。

蓝豆娘是属于蜻蜓目的昆虫。体色属纯粹的天蓝,不似看上去的脆弱身体,而是极强的适应能力与生命力的结合。它可以在温度零下30度的北极区域存在。成年的蓝豆娘经常以生活在植物上的小昆虫为食。它们将卵产在水生植物的茎中。而幼虫通常要在水下呆一年左右。蓝豆娘头部、尾部颜色都是蓝黑色的。蓝豆娘头部有蜻蜓特征,尾部修长。